2012年1月23日 星期一

[轉貼] S12/S13 - HK U21 總結報告&U21球員養成手冊

轉貼者:Jeffrey
II.1 Laughing Gor
這文實作寫得太好了,希望各位可以了解一下在前幾季U21由一隊弱隊慢慢變成強隊的過程。另外,作為一本球員養成手冊,都是不可多得的!

HK U21 總結報告&U21球員養成手冊
編者:水哥
一直想寫這麼個文章,來解釋一些U21的疑惑。可是總是找不到啥時間,這幾天趁著U21空閒期,所以覺得還是有必要把他提一下了。

回顧S12HK U21為了重回亞洲4強,所以我進行了競選。當然,作為初次擔任國字號教頭的我,由於經驗不足,還是很多地方吃了苦頭。HK當時的配備我現在想起來真有些後怕,外防13,跳投12已經是當時最好的外線。內防13,內投13,籃板11號稱隊內第一內線。無論內外線都極其殘弱。而最可惜的是,HK小組賽第一階段第一場比賽輪空,這直接導致我對積極重置時間上預測錯誤,由於不斷的換人選人,HK的積極一直處於1的狀況。也就是這個狀態,我硬挺著輕鬆一路過了小組賽,勉強積極與一般隊持平。這裡面就能解釋為什麼會被馬來西亞分秒輸了30+,為什麼會被沙特秒殺驚險獲得小組第二。為什麼我一直用一個戰術。我想大家都很明白,我迫不得已,不敢疏忽任何一場比賽,所以只能用最擅長的戰術去打擊對手,其中比較經典的是幹掉臺灣那一場,直接決定了HK獲得亞青賽四強席位。

之後半決賽和決賽,由於自身實力問題,所以結果沒有出人意料。至於附加賽,由於附加賽規則是小組第一才能出線,而本小組遇到了事後證明是世界亞軍的義大利。所以一開始就帶著練兵學習的狀況去進行了。S13之後的情況,就很簡單了,那是因為之後的週邊賽顯得沒有意義,所以我基本開除掉了所有21歲的適齡球員,全副武裝換成了未來U21成員,20歲球員的一批進行鍛煉性比賽,其賽果大家也已經知道,負多勝少。但是為了HK U21的將來,我覺得這是值得而且必行的。這兩個賽季的戰事大約就是這樣,在這裡我進行說明,是想向大家解釋一下,我之前的所作所為是因為什麼。消除一下大家對我的些許疑惑。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U21的建設。

下面我還想說一些重要的問題,也是大家很關心的問題。雖然U21教練選舉並未結束,但是我想無論是我繼任或者別人當選,這個都是必要的。

經常有很多的朋友問我U21球員的要求是咋樣,U21球員的訓練方法如何?
我想在這裡回答一下大家:
我習慣從新秀開始說起,因為U21一切的建設都是從新秀的選材開始的。
1
潛力:7+潛力,意味著球員上升的空間,也就是說球員能達到的高度。對於現今的U21形勢來看,防守15和進攻15,這是平均要求。而7潛力的三圍(三圍,內線是指內防,內投,籃板;外線是指跳投,範圍,外防)總和大約為42-44點。那麼我們可以預測此球員的三圍也就只能是15 12-14 1514的存在是因為球員非常單一,12的存在是因為球員全面。按照這個三圍點數,此球員也就是一個頂級U21的替補而已。而且,據我的經驗,這個三圍對於內線球員來說,19歲末,或者20歲初就會到頂。以後的話,只能靠強練。外線球員雖然到頂慢,但是如果你只強練這三個技能的話,21歲初也要到頂。有其他朋友也許想知道其他球員的三圍點數,我在這裡簡單說一下吧。8潛力:48-52(最快到頂21歲初,所以內線最好潛力還是需要9 9潛力就不說點數了,直接說工資吧,大約45W到頂,U21基本不可能到頂。10潛力沒有看到過到頂的,所以就不說了。

2
,身高。
身高是球員訓練最最重要的因素,希望大家予以重視。其重要程度可以說排在第一位。即使高到7級的訓練員,也未必能敵得過5訓極品身高的訓練速度。我這裡分三段說:
183-190
身高:這一段身高適合練外線PG,SG,其身高越矮越好。訓練步驟依次為:
PG
:外防15+,傳球12+,範圍13-,跳投/運球混練,跳投15+,運球10+,控球10+
SG:
外防15+,範圍14—,跳投/運球混練,跳投15+,運球,控球10+

196-201
身高:這一段身高適合練SFSF也許是大家最關注的一個位置。我這裡說說我的看法。訓練的大體方向有一個,就是先難後易。這個大家練苗的時候時刻注意。而SF顯得尤其重要。
SF
訓練步驟:
內投12+,外防14+,範圍10+,跳投/運球混練使得跳投13+,內投13+,運球10+,控球10+有些朋友可能會問,為什麼沒有內防和籃板這兩項,這裡我做些說明。因為如果這一身高在內外某些技能上追求平衡的話,那麼其訓練進度會非常緩慢,從而導致各技能都顯得很平庸。
而根據世界U21的一些特點來看,U21基本都以內線進攻為支柱,也就是U21中內線的進攻能力顯得很重要,而需要加強甚至出奇制勝的法寶無非是SF有強大的內線攻擊能力。
世界隊伍中多採取兩種手段來達到。第一,採取3內線戰術,即SF位置用內線來擔任,
這個打法遇到一些外線弱隊的情況下,常常會獲得大勝。但是,由於SF由內線擔任,那麼勢必造成了外線防守上的薄弱,那麼遇到外線進攻能力比較強的隊伍的時候,SF就會成為第一漏洞。造成失球失分,進而比賽告負。轉而回到我的一些概念,我在SF位置上面,降低傳統外線防守,和範圍,進攻上面的些許條件,轉到更加有利於球隊整體的內線進攻這一項目上面去,勢必能有奇效。
以上說的都是些全面型的SF。當然還有一種特殊類型的SF,也能獲得不少青睞,至少我本人是非常喜歡的。這一種就是內線型SF。其訓練的話,除了範圍這一項可以忽略之外,其他和正常的SF也差不多。
內線型SF訓練步驟:內防10+,內投12+,外防14+,跳投和運球混練使得跳投10+,運控10+,內投13+

PF
203-208這個身高適合練PFPF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位置。世界上目前各種國字型大小球隊基本都要靠有強大的SFPF

傳統PF的訓練步驟為:內防15+,內投15+,跳投/運球混練使得跳投9+,最後籃板15+當然和SF一樣,PF也可以有外線型,外線型可以分為純外和有內有外這兩種。
純外線型比較簡單,訓練步驟為:外防10+,範圍9+,跳投11+,內防15+,籃板15+有內有外型的話,需要適當放棄掉外防,步驟為:範圍10+,跳投12+,內防15+,內投13+籃板15+

C
211+這個身高基本不用多說。就是純三項練習。步驟為:

內防15+,內投15+,籃板15+綜上是一個大概的身高範圍,只是說明最適合的身高而已,大家不必太拘泥於此。具體的話,還是需要根據技能來分析。然後選擇正確的訓練目標進行訓練。

3
,技能。
這個東西好像不太好說。我說一些各位置和年齡應該到的要求吧。
18
歲初
PG:
外防5+,跳投5+,範圍5+,傳球5+;內輔優秀,其大概的意思為內三有兩項達到5,或者內投7,內防2+
SG
:外防5+,跳投5+,範圍5+;內輔和PG要求一致。

傳統SF:外防5+,跳投5+,範圍5+,內投6+;輔助優秀
內線型SF:外防5+,跳投4+,內投6+,內防5+,籃板5+;輔助優秀
傳統PF:內防5+,內投5+,籃板5+,跳投5+;輔助優秀
純外線型PF:內防5+,籃板5+,外防6+,跳投5+,範圍5+;輔助優秀
有內有外型PF:內防5+,內投5+,籃板5+,跳投5+,範圍5+;輔助優秀
C
:內防5+,內投5+,籃板5+;輔助優秀
因為輔助實在不好定義死,所以我在這裡說明一些輔助優秀的印象吧。其中我覺得比較重要的是外線的內防,內投。內線的傳球,外防;當然耐力和罰球也不能太低。

19
歲初:
PG
SG外防13+這是外線的一個比較好的指標
SF
:內投12+內線型SF:內防10+,內投8+
PF
:內防15+純外PF:外防10+,範圍9+有內有外PF:範圍10+,跳投
10+
C
:內防
15+

20
歲初:

PG:
外防15+,傳球12+,範圍12+
SG
:外防15+,範圍13+,跳投
10+
SF
:內投12+,外防13+內線型SF:內防10+,內投12+,外防
8+
PF
:內防15+,內投15+純外PF:外防10+,範圍9+,跳投11+,內防10+有內有外PF:範圍10+,跳投12+,內防
12+
C
:內防15+,內投
15+

21
歲初:

PG
:外防15+,傳球12+,範圍12+,跳投13+, 運控10+
SG
:外防15+,範圍13+,跳投15+,運控
10+
SF
:內投12+,外防14+,範圍10+內線型SF:內防10+,內投12+,外防
14+
PF
:內防15+,內投15+,籃板15+,跳投8+純外PF:外防10+,範圍9+,跳投11+,內防15+,籃板13+有內有外PF:範圍10+,跳投12+,內防15+,內投
11+
C
:內防16+,內投16+,籃板15+後面就不多說了,前面已經說到過。這是個大概目標吧,其實呢,內外的選擇有很多。內線型PGSG這些也可以嘗試。只不過這些和SF都大同小意。所以,我就沒單獨說出來了。以上這些要求,是我看到一些練的比較好的的結果。希望大家能夠儘量向他們看齊吧。

好了,我就說這麼多吧。希望大家提供寶貴的意見,再次支持U21的工作。

差點忘記了
好像還缺了個訓練員和訓練方式,我這補充一下:
訓練員:等級必須5+,最好6,有條件的大款可以7
訓練方式:能夠單練的項目堅決予以單練,如果任何一至二周進行雙練,都可能要掉隊。
特別說明,對於U21來說,罰球與耐力的練習,如果不是1,不建議在休賽期或者全明星賽期進行訓練。一般我認為此兩項都是在突發事件后進行訓練,比如訓練時間未打滿或者出現傷病。
狀態:對於U21適齡球員來說,一周必須保持上場時間為55-65之間,以保持足夠的狀態。其大概的上場方式為48分鐘訓練位置打滿+另一場替補位置。
http://www.hkcmforum.com/thread-129502-1-1.html

如果有效利用訓練時間

如果有效利用訓練時間?

單訓(一星期最多可以訓三場和一個位)
例子
怎樣才可訓練成效最大化?
就是打三場都出48分鐘

有十個球員1234567ABC
ABC是需要訓練的

參考出陣-第一場(9個人出戰)
PG:正選 1+替補 2
SG:正選 3+替補 4
SF:正選 5+替補 6
PF:正選 7+替補 B
C :正選 A

參考出陣-第二場(9個人出戰)
PG:正選 1+替補 2
SG:正選 3+替補 4
SF:正選 5+替補 6
PF:正選 7+替補 A
C :正選 B

參考出陣-第三場(4個人出戰)
PG:正選 2
SG:正選 4
SF:正選 6
PF:
C :正選 C

這是比較理想的訓練時間,另外不錯的上場時間,但如果訓練的球員技能不足,這樣排陣絕對會影響戰績

雙訓(一星期最多可以訓三場和兩個位)
例子
怎樣才可訓練成效最大化?
就是打三場兩個訓練位都出48分鐘

有十個球員12345ABCDEF
ABCDEF是需要訓練的

參考出陣-第一場(8個人出戰)
PG:正選 1+替補 2
SG:正選 3+替補 4
SF:正選 5+替補 C
PF:正選 A
C :正選 B

參考出陣-第二場(8個人出戰)
PG:正選 1+替補 2
SG:正選 3+替補 4
SF:正選 5+替補 A
PF:正選 C
C :正選 D

參考出陣-第三場(7個人出戰)
PG:正選 2
SG:正選 4+替補 B
SF:正選 B+替補 D
PF:正選 E
C :正選 F

這個排陣不太常見,因為通常主要訓練都係三位主力球員。如果三位內線球員要訓SF/PF運。

有十一個球員12345ABCabc
ABC是需要主力訓練的,abc是陪訓

參考出陣-第一場(9個人出戰)
PG:正選 1+替補 2
SG:正選 3+替補 4
SF:正選 a+替補 b
PF:正選 A
C :正選 5+替補 B

參考出陣-第二場(9個人出戰)
PG:正選 1+替補 2
SG:正選 3+替補 4
SF:正選 a+替補 b
PF:正選 B
C :正選 5+替補 A

參考出陣-第三場(5個人出戰)
PG:正選 2
SG:正選 4
SF:正選 c
PF:正選 C
C :正選 b

這能保證A/B/C都有48分鐘訓練時間,另外都可以訓練到其他球員a/b/c,並較靈活控制排陣以避免過大影響戰績


三訓 (一星期最多可以訓三場和三個位)
例子
較少用,不作詳述


全隊訓練(一定可以全部訓練成果)
例子
全隊訓練只可以訓練狀態/體能和罰球
通常於一周不能打三場的時候用,例如明星賽(杯賽已出局)和季後候賽(FINALS沒有打第三場)期間訓練。如果只有兩位球員要訓練,都可以在這期間訓練其他技能

最後,當然這是個參考,這只是最基本的概念,有時候,例如要打重要的杯賽,要打非勝不可的對手,排陣就是有所調整。另外,本人認為如果可以單訓就單訓,如果沒有單訓只好雙訓,非必要都不要訓練狀態/體能和罰球

出場時間 VS 狀態

編者:Jeffrey
II.1 Laughing Gor

在上M群的期間,我發現大家都不太確定一個球員每周出多少分鐘場是最好,今日,我便和大家一起研究這個問題。

找了一些參考文章,發現台灣有個很好的文章探討過這個問題,他找了,給了我很好的啟發。以下圖表很好的說明出場時間的對狀態的影響:


資料來源
http://www.buzzerbeater.com/community/forum/read.aspx?thread=15597&m=29



總括而言,他們提供了一些參考


一週內累積的上場時間(mins)
球員狀態的變化
45 ~ 70, 最好是 50 ~ 65
0 (正常), +1 (正常), +2 (Lucky!)
30 ~ 48 75 ~ 90
0 , -1
< 24 > 96
-1, -2 (都很正常)
< 2 > 105
-2


資料來源
完了嗎?



當然不是這麼簡單!!!

我認為,這篇文章提供一個很好參考,就是出場盡可能48至65分鐘。+2態的情況是什麼?從態5─>7是+2,從態7->9也是+2,分別都不少呢。另外,還有一個疑問,當態9的話,出多少分鐘能保持狀態?這都是不能很好的反映出來。我用了一季準備資料,用狀態分7/8/9分開晝圖,嘗試了解。

當態7的時候,好像跌狀態的機會不太大,60-70分鐘有可能升2點狀態。

當態8的時候,打5X-6X分鐘較有機會升態,如果連場硬仗,打80分鐘都可以冒險,跌狀態的機會不大,大於80分鐘,跌態的機會大大增加。

態9的話,應該最少要打夠48分鐘!!48-80分鐘都可以保持在9態,同時48-80分鐘又可以跌一態,哈哈,要保持9態還是需要一點運氣!

最後,以一篇好文作為本章的終結。
The most common worry of managers is that they need their best players playing all the time. If they play their best players all the time they'll quickly become not their best players any more. You have to make sacrifices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 in order to improve your team over the course of the season. One way I achieved this when I started out is by sitting my good players during games I had no chance of winning, especially during the start of the season. If it's an unwinnable game you may as well work towards the future, give yourself a better chance to win the games that are 50-50.
管理人員最常見的擔心是,他們需要最好的球員打所有的時間。如果他們用最好的球員打所有的時間,很快他們就不是最好的球員。在某些情況下,你必須作出犧牲,以提昇你的球隊在之後的表現。其中一個方法是,當比賽我沒有機會獲勝,尤其是在本賽季的開始,我的好球員坐在板凳。如果這是一場無法取勝的遊戲,你不妨努力爭取未來,給自己一個更好的機會贏得旗鼓相當的比賽。
(以下連結有該作者的心得, 這作者提倡打72分鐘為最佳)